奈飞将拍美剧版《三体》让人捏把汗,《三体》十年影视化之路为何如此之难?

2020-10-10 11:04| 发布者: WYCL| 查看: 1913| 评论: 0


美国奈飞公司克日公布将拍摄《三体》剧集。消息一出,很多科幻粉都为这部跨文化改编作品捏一把汗。为什么《三体》影视化这么难?
撰文 /严蓬(影评人,笔名“电子骑士”)
图文编辑 / 丁林 新媒体编辑/陈炫之
《三体》作为刘慈欣的科幻代表作、国外科幻小说的顶尖作品之一,其魅力和影响力已经不用大书特书了,其全球总销量跨越2000万册的数字就是证实(严酷地说,我们这里说的“三体”指的是“地球往事三部曲”,即由《三体》《黑暗森林》和《死神永生》组成的小说三部曲)。
《三体》电影版本的拍摄,国内已经有团队筹划了两三年时候。但是,终极建造方公布项目解冻,电影版将在未几的未来换导演重新启动。这一挫折并不能熄灭人们将其影视化的热情,《三体》的动画番剧和国内版电视剧也在建造中。



△原定于2016年上映的国产《三体》电影,今朝被无穷期提早(图片来历:wordpress.com)
比来,坊间又传出了中国游族影业与美国流媒体播放平台奈飞(Netflix)告竣协议,预备拍摄《三体》的消息。据称,新的影视版将由热门美剧《权利的游戏》的两位主创编剧负责,还有《芒刃出鞘》的导演莱恩·约翰逊等制片人辅佐。刘慈欣本人将以顾问身份介入到项目中。
可是消息一出,还是有粉丝对项目暗示思疑,他们并不以为美国的建造人可以成功地改编原著作。
《三体》这部科幻高文的影视化之路为何如此挫折?小说改编成影视的难度在那里?奈飞版电视剧能拍好吗?本国创作者能否能了解《三体》的内在?
小说与影视有分歧的叙事特点

简单概括,《三体》系列小说有多怪异,它的影视化就有多难。
首先,刘慈欣笔下的宏大天下观和复杂纷纷的科幻概念,在影视剧中很是难以显现——小说建立在读者的二次创作和设想根本上,而影视必须把理念直观化地显现出来。被读者津津有味的“黑暗森林理论”“宇宙只为你闪灼”“科技树被智子锁死”“宇宙社会学”“量子军队”“罗辑威慑”“二向箔”“降维冲击”等等概念,很难在影视剧中为普通观众交接清楚。
电影和电视剧都是视觉艺术,并不擅长铺陈先容理论和概念。即使像1961年的《客岁在马里昂巴德》这样以艰涩著称的电影,照旧是以影象来显现时候、记忆等概念,再用上大量画外音、独白作为补充。
况且,要把《三体》影视化,绝不但仅是用影象把“水滴全灭人类舰队”这样一两处异景展现出来,而是要做一个完整的视觉化的美学论述,在银幕上表示出一个怪异又公道的未来天下图景。这类概念设想是《三体》影视(出格是电影版)极为困难,又极为重要的一环。



强互感化力宇宙探测器“水滴”表示图(图片来历:bilibili.com)
另一方面,读过《三体》系列的人都晓得,这部作品中并没有典型长篇小说里那种贯串始终的配角。小说的视角从“叶文洁”到“汪淼”到“大史”,再到“罗辑”“章北海”“程心”“云天明”……在这些人物间不竭腾跃。
这类写法是《三体》系列的怪异之处——小说的焦点是人类与三体文化的匹敌,而非某个脚色的长大故事。换句话说,不管叶文洁还是汪淼、罗辑、云天明,都只是“人类文化”这个庞大脚色的一部分而已。这类“非脚色驱动”的写法在小说中实属另类,但《三体》系列用大量使人惊奇的科幻设定和文化匹敌的长线故事,连结住了对读者的吸引力。
可是放在影视作品中,这类设想极大增加了建造拍摄的难度。不管时长一个半小时、两个多小时的电影,还是总长二三十个小时的剧集,没有一两个贯串始终的脚色,对叙事来说都是极为困难甚至不成设想的。
除了少少数尝试性的作品,大多影视剧都依靠观众对脚色的认同甚至代入来展开故事——脚色是观众旁观的视角,也是观众了解故事的感情纽带。
即使是《兄弟连》这样的典范多配角影视作品,各脚色也都是从始至终贯串故事(出格是温特斯少校这个脚色);《权利的游戏》配角众多,但出格强化了丹妮莉丝·塔格利安和琼恩·斯诺两个脚色。



△《三体》插画(图片来历:xinmin.cn)
应战“套路”的反例也不是没有。电影《云图》就大胆采用了“多段故事+多配角”的手法,把六个时代的故事串在一路。这是很前卫的做法,但票房反应并欠好,很多观众暗示难以了解和投入。作为一部投资高达1.5亿美圆的“贸易片”而言,这个成果就不太理想了。
《三体》影视化面临的题目还有诸多方面,比如一些脚色难以把握,比如原著中一些脚色之间就缺少互动和抵触——整部作品中,除了人类文化与三体文化的抵触外,其他情节常常也缺少戏剧性抵触。三体小说塑造的更多是理念的抵触,但理念抵触需要在影视剧中以具象化、视觉化来显现,转换成戏剧抵触——这些都是对编剧和导演提出的应战。
至于其他影片殊效建造、服化道等等,我感觉却是细枝小节。创作方假如处理了故事、美学气概的题目,其他具体细节,技术上都是可以实现的。
“洋三体”会不会“不服水土”?

以上都是《三体》影视化的首要难关。而具体到奈飞这家公司,《三体》“美剧版”又将面临额外的题目——
首先就是剧集的定位:美剧版《三体》究竟是拍给奈飞公司的用户(主如果欧美妙众)看的,还是拍给中国观众看的?两个群体能同时满足固然最好,但想想都晓得这不太能够。以公司的态度来看,应当会以其定阅用户为首要方针观众。最好的情况,应当是欧美市场行将上线剧集时,国内的播放平台可以同步引进,但引进的版权用度会远远低于建造用度。
也就是说,《三体》美剧版会是一部以欧美妙众为方针群体的剧集——这能否意味着《三体》一定会被奈飞改得脸孔全非呢?网上甚至有人已经在设想诸如“黑人演员饰演罗辑”“罗辑、大史、程心都酿成美国人”“美国总统现身剧集”等等情节……



△科幻作家刘慈欣(图片来历:举世网)
我感觉,很多人并不了解好莱坞的逻辑。“魔改”三体并不能为奈飞带来什么益处,也并不能增强剧集的吸引力和可看性。《三体》美剧版被改后在国内“不服水土”,这类能够性是有的,但乱改一气并不合适奈飞的好处——迪士尼的真人电影版《花木兰》在国内观众中反应并欠好,主如果对中国文化的解读出现误差,但他们也晓得“改编不是乱编”的事理。
第二,剧集能否还会像小说一样,以中国为布景?我以为,改变这个布景设定的能够性不大。《三体》中的很多情节,包括主题以及脚色,都贯串了中国式的思维形式、审美气概、代价看法等,真改起来绝不是简单地把布景舞台挪到美国就能建立的。况且,奈飞的剧集还是比力着眼于全球市场,他们希望做出多样文化布景下的产物——韩国布景的《王国》就是很好的一例。
不外,我估量《三体》剧集合的中国,一定水平上将是欧美视角下的中国,能够还会缩减一些中国的场景,把某些情节挪到其他地方去。国内的观众看起来,生怕会有些许不顺应。至于这个差别的水平有多大,就得看主创的把握和熟悉了。
幸亏《三体》系列描画的是全人类匹敌“三体文化”的进程,稍微缩减一些中国的内容,纷歧定会严重影响剧集水准。
第三,脚色是以中国演员为主,还是找本国演员来饰演?答案实在也比力明白:这是一部奈飞主控的英语剧集,主创都是好莱坞著名编剧、导演、制片人甚至演员——我判定《三体》美剧版会以英文为首要说话,兼有部分中文但数目不多(究竟欧美妙众不大习惯看字幕);剧中的演员多为英文流利甚至是以英文为母语的华裔、亚裔人士(比如韩国、日本、泰国、新加坡等地的演员),但不解除有些脚色会找国内英文比力过硬的演员饰演。
第四,有人思疑,“老外”们真能了解《三体》的内在吗?我发现,国内很多人有种希奇的看法:就是不相信文化(出格是文艺作品)有普世的共通性,不相信巨大的作品是可以让全人类都了解和发生共鸣的。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与刘慈欣(图片来历:未来事务治理局)
想要在作品中展现另一种文化,关键是尊重、了解、认同,加上松散的建造。1937年,由全本国声势拍摄的关于中国农村的电影《大地》就是很好的例子。好莱坞版的《战争与战争》虽然比不上前苏联自己拍的,但也不至因而烂片。《三体》并不是只要中国人看得懂、了解得了的作品——恰恰相反,它具有很强的全球性和文化上的跨越性,其原著小说在全球的热卖已经证实了这一点。《三体》中的很多议题,如人类整体与小我的好处抵触、人性与兽性的取舍、欺骗与信赖、自在与控制等等主题,在很多影视作品中早就有表示,完全可以被好莱坞主创了解并显现。
固然,有些很细致深入的看法、思惟,一定能被美剧版表达出来(但是国内版就一定能吗?),这就属于创作最奥妙的部分了。到底美剧版能把《三体》的理念显现出几成,我们只能等剧集出来再作评价。
第五,影视剧集该尊重原著吗?我对此的了解是:要从精神上高度尊重原著,而在剧作上可以大胆地改编,甚至重新调剂故事架构。



△对刘慈欣原著的改编,并不影响《流浪地球》电影的成功(图片来历于收集)
如前文所述,《三体》小说缺少贯串全篇的脚色,这对于电影或剧集来说是致命的题目。所以结构、情节不大改,《三体》剧集是不成能都雅的——剧集版一定会做大量脚色的重新分派组合,有些脚色能够会部分“合体”,有些脚色能够会被拆分。
“名著不怕各式改”

实在,以上分析并不即是对剧集“好”大概“坏”板上钉钉的猜测。电影或电视剧的出格之处就在于,它们终极是由千百个细小的挑选配合塑造完成的。每一种处置方式,都有能够获得好的大概坏的成果:终极成果既取决于挑选,也取决于具体的建造技能。没有一种必定成功的挑选,也没有必定失利的。以演员一项为例:《三体》美剧版不会由于挑选了外籍亚裔演员就失利/成功,也不会由于挑选了国内演员就失利/成功,它只会由于挑选错/对了某几个演员而失利/成功。
《三体》的影视化困难重重,终极一定能到达读者出格是书迷的期待。不外,换个角度来说,“名著不怕各式改,自有根抵在人间”,奈飞版《三体》不管改编得成功还是不成功,对国外科幻影视建造而言,都没什么实在的影响。科幻影视的开辟建造,还是需要国内的建造者加倍深上天去了解科幻、摸索改编的技能。建造者对科幻的酷爱与影视建造的才能,才是中国科幻影视成功的根本。



出品:科普中心厨房
监制:北京科技报 | 科学加客户端
接待朋友圈转发
未经授权回绝转载,违者必究

阅读更多威望有用的科普文章、领会更多出色科技活动,请下载“科学加”客户端。
指导教练:王树华联系电话:1576309245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国外精彩电影推荐,每一部都很精彩

下一篇:年度盘点系列:豆瓣榜单十佳外语电影,复仇者联盟与小丑齐上榜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助梦创业联盟 ( 湘ICP备17022177号-4 )

GMT+8, 2024-6-26 21:06 , Processed in 1.003412 second(s), 3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