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靓 发表于 2021-4-14 19:53:41

保健食品生产,营养素要按标准进行添加

抽检结果

近期,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执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组织抽检保健食品210批次样品,其中合格样品207批次,不合格样品3批次,整体合格率98.6%。

不合格样品情况

1.标称北京罗麦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罗麦®多种维生素多种矿物质片,不合格项目为维生素A,经检测实测值为93.3mg/kg,标准值规定为132.8~298.8mg/kg。检验机构为北京市药品检验所。

2.标称北京优倍特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委托北京恒生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由北京新兴德胜连锁药房有限公司石景山店经营的优倍特牌宁静片,不合格项目为霉菌,经检测实测值为73CFU/g,标准规定为≤25CFU/g。检验机构为北京市药品检验所。

3.标称北京北方大陆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超力康牌蜂胶磷脂软胶囊,不合格项目为维生素E,经检测实测值为117 mg/kg,标准规定为35.7~80.3mg/kg。初检机构为北京市药品检验所,复检机构为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物与食品检测中心。

处置情况

针对在保健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保健食品,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要求保健食品生产经营者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依法对其进行立案调查。

风险解读和提示

整体风险:不合格样品对人体健康风险较小

霉菌

霉菌属于真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可使食品腐败变质,破坏食品的色、香、味,降低食品的食用价值。影响霉菌在食品中生长繁殖及产毒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水分、温度、基质、通风等条件。因此,造成霉菌超标的原因有很多,如生产企业的卫生水平参差不齐,车间管理不够规范,食品从业人员相关卫生知识素养不高,加工用原料受霉菌污染,或是生产过程消毒不彻底,或是储运条件控制不当导致流通过程中样品受霉菌污染等。本次抽检的保健食品中,只有1批次发现霉菌超标,在企业标准中规定霉菌≤25CFU/g,经检测实测值为73CFU/g。霉菌超标的食品,其感官品质明显下降,造成经济损失与浪费。霉菌超标的食品主要是通过其产生的霉菌毒素对人体产生危害。本次抽检的保健食品中未发现霉菌毒素不合格的情况。因此,本次霉菌超标的不合格产品对人体危害较小。

维生素A

维生素A又称维生素甲、视黄醇,为脂溶性维生素品种,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促进生长和骨的发育。维生素A含量不达标原因可能是由于受生产工艺条件的限制,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损耗了大量的营养物质;企业未按标签明示值或企业标准的要求进行添加等。本次抽检的保健食品中,只有1批次发现维生素A含量不达标,企业标准中规定维生素A含量132.8~298.8mg/kg,经检测实测值为93.3mg/kg。维生素A可通过动物性食品或植物性食品补充,比如物肝脏、蛋类、奶油和鱼肝油,植物中所含的胡萝卜素进入人体,也可在肝中转变为维生素A。因此,本次维生素A含量不达标的不合格产品对人体危害较小。

维生素E

维生素E又名生育酚或产妊酚,为脂溶性维生素品种,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增强机体耐力,提高免疫力。维生素E含量超标原因可能是企业未按标签明示值或企业标准的要求进行添加等。本次抽检的保健食品中,只有1批次发现维生素E含量超标,企业标准中规定维生素E含量35.7~80.3mg/kg,经检测实测值为117 mg/kg。该产品规格为0.5g/粒,建议每日天两次,一次两粒,每日维生素E摄入量0.234mg。成人的建议每日维生素E摄取量是8~10mg, 一天摄取量的60%~70%将随着排泄物排出体外,并且维生素E和其他脂溶性维生素不一样,在人体内贮存的时间比较短。因此,本次维生素E含量超标的不合格产品对人体危害较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保健食品生产,营养素要按标准进行添加